身體保養 冬季的「乾燥肌膚救援計畫」

調整生活習慣,就能避免成為乾燥肌膚
天氣一變冷,不少人會出現乾燥肌膚的情況,由於肌膚皮脂量在天冷時會跟著降
低,特別是身體肌膚比起臉部的皮脂分泌量來得少,所以更容易乾燥。
面對這類身體肌膚的困擾,可以從日常生活習慣調整起,
幫助減少讓肌膚乾燥的原因。例如:注意洗澡水溫不要過高,因為過熱的水會過度洗去皮脂、
沐浴時要注意擦洗身體時的毛巾的摩擦,或是過度使用電熱毯等,都是造成皮膚乾燥的原因。
可調低洗澡時的水溫、在睡覺時關閉電熱毯、留意室內溫度使用加濕器等,都是有效抵擋肌膚乾燥的對策。
此外,與臉部肌膚相同,在洗澡時也要先將肥皂或是沐浴乳徹底起泡後以雙手塗抹清洗,
並攝取充足的蛋白質與維他命等,使身體有足夠能源應付肌膚乾燥的症狀。
已經有乾燥肌膚的『乾燥、搔癢』等情況該怎麼辦?
為了維持肌膚的滋潤,以下介紹一些小秘訣以及絕對NG的事項。
Do 應該1 以加濕器或是水杯維持空氣的濕度!
冬天的空氣原本就比較乾燥了,加上使用暖器或是電熱器等,室內濕度可能更低,
乾糙空氣會從肌膚表面帶走滋潤,可在室內放置水杯來維持空氣溼度。
Do 應該 2 減少對肌膚的刺激 纖維製品更要常保清潔
為了避免因為多餘的刺激使肌膚乾燥情形更加惡化,直接接觸到肌膚的物品,
例如床單、枕頭套,要選乾淨且柔軟的材質。

沐浴時肌膚會呈現柔軟且滋潤的狀態,但隨著肌膚表面的水分蒸發,
角質層的滋潤也會跟著流失。因此趁著沐浴後肌膚還柔軟時,
快速加上一層滋潤防護層,為全身及臉部肌膚確實做好保濕。

因為想要仔細清洗就使用尼龍澡巾大力搓洗,
或在肌膚已經脫皮浮白粉的部位大力去角質等都是絕對嚴禁的。
應利用棉質的毛巾、將肥皂徹底起泡,或是以一擠壓就是泡沫的沐浴乳,
以手塗抹在身體上清洗,都可以減少過度搓洗肌膚的頻率。
Don’t 嚴禁2 避免過熱的洗澡水
雖然血液循環不良是造成肌膚乾燥的原因之一,但因此用過熱的水泡澡卻反而可能使肌膚搔癢,
原本肌膚產生的「滋潤防護層」也可能因此受損。泡澡時水溫請設定在40度以下,
並以半身浴讓身體由內而外慢慢暖和起來。硫磺系的入浴劑也會洗去皮脂,所以要儘量避免。
Don’t 嚴禁3 選擇膚觸溫和的衣服吧
在肌膚過敏的時期,可留意衣著材質,例如羊毛容易產生刺刺的感覺,
可改選觸感柔軟的棉質品,貼身衣物也可以選較細緻的絲質。
另外,將衣服織品標籤剪掉減少同一部位摩擦引起的不適感。